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记者 温婷
作为视频、图像信息的“入海口”,光学镜头直接决定了可拍摄的视野角度、成像范围、低照成像能力、画面清晰度、画面畸变等,对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及丰富性起着关键性作用,是信息化世界的“眼睛”。
科创板“新秀”中润光学,正是这样一家以视觉为核心的精密光学镜头产品和技术开发服务提供商。在公司内部,看得最远的镜头被命名为雄鹰。中润光学立足自主创新优势,以“雄鹰展翅”之志,打造百年光学企业,让信息化世界的“眼睛”更亮、视野更广。
创新辟蹊径 从拜师到共赢
中润光学创立于2012年,“师从”日本光学镜头研发前沿机构的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平华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从拜师到合作、从入股到控股的创新之路。
在成立初期,中润光学尚未建立完善的自主研发平台,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镜头精密装调工艺。自2015年开始,公司通过招聘研发技术人员、委派工程师前往木下光学学习增强自身研发力量。
木下光学是一家具有40多年历史的日本老牌光学设计企业,主要从事精密光学元组件(镜片、镜头等)的设计、试制,是业内资深的光学设计研发型企业,下游客户都是滨松光电、松下、理光等日本光电行业的领先企业。
“创业过程中,我其实一直抱着学习的心态,向日本前辈学习,以真诚的心去学习,当然也是为了共赢。”张平华告诉记者,“因为我会日语,对日本文化比较了解,和日本人沟通起来比较顺畅,也获得了他们的认同。这其实有助于我在创业过程中更好地获得日本的资源,包括木下光学的支持,以及一些日本供应商和产业资源的支持。”
2015年开始,除了张平华一年多次赴日本学习之外,中润光学开始委派研发人员赴日本拜师学艺。说到学艺的秘诀,张平华坦言,还是一个“诚”字,语言相通,文化的理解和亲切感就会更进一步,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因拜师结缘,也让中润光学和木下光学实现了商业共赢。公司依托木下光学,逐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与研发团队,并于2018年底初具规模,具备了光学镜头自主研发能力。
2016年9月,公司参股木下光学,获得36.03%的股权;2019年5月,公司进一步收购其18.98%的股权,收购后合计持股 55.01%,实现对木下光学的控制。正是通过中润光学的技术验证和产品落地,木下光学当时遭遇数码相机挤压的光学镜头业务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
“随着对行业理解的深入,我们愈发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快速应对客户的需求,就很难抓住机会。”张平华坦言,“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学习到的技术进行再创新,既能够深入掌握高端核心技术,又能够快速应对客户需求,这正是中润光学比较有特色的一面。”
集成了木下光学的研发能力,创立并扎根在数字安防产业集聚地浙江,中润光学将安防产业作为重点突破口之一。“我们一开始就定位在做高端产品方面,致力于发挥公司在光学镜头设计研发方面的优势,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做国内做不了的产品。”张平华告诉记者。
在数字安防领域,国内企业因选择的细分市场及技术积累路径不同,由此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其中,中润光学及联合光电主导中大倍率、超大倍率变焦镜头市场,宇瞳光学、福光股份、福特科、力鼎光电及舜宇光学则以定焦及小倍率变焦镜头产品为主。
产品的差异化优势直接体现在利润率水平上。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中润光学的光学镜头毛利率分别为26.27%、31.80%、32.55%及34.40%,均高于以数字安防为主要应用领域的同行业公司。此外,公司还是少数能够提供工业无人机变焦镜头的厂商,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带动了我国精密光学镜头国产化进程,促进了下游行业的产业变革和升级。布局细分产业有信心
此次登陆科创板,中润光学募集资金主要投向“高端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高端光学镜头研发中心升级项目”等。除数字安防超大倍率变焦镜头外,中润光学正在向机器视觉等细分市场拓展。其中,无人机镜头、视讯会议镜头收入已经取得显著增长,投影、车载等其他领域空间巨大。
“光学镜头作为人工智能设备最前端的硬件,是直接影响各类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核心硬件,未来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未来,张平华信心十足,“我们已经感受到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活跃度逐渐恢复,未来公司的产品将更加丰富。”
“我们已经在部分产品上超越了国外的一些企业,当然在某些细分领域或细分产品线方面,国外企业还具备一些优势,比如高端的光刻机镜头、医疗检测镜头等。作为各类终端最核心的产品,光学镜头一直伴随和助力下游产业发展,高端装备、医疗仪器等产业将借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光学镜头企业,中润光学将获得更多的机会为客户提供服务。”张平华说。
立足科创板高地,放眼全球竞争,张平华对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光学行业要创新,更要产业链企业共同创新。因此,我们一直在与上下游客户保持紧密协同,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一起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张平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