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妈妈劝学语录真励志还是鸡汤营销?

xiangqiankan

不知道从何时起,一些电商销售网络平台上出现了这样一种产品:“清华妈妈语录摆台”、“清华妈妈劝学墙贴”等一系列“儿童劝学产品”。这些产品都印着大同小异的内容,是一则据说出自一位“清华妈妈”的劝学语录: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妈妈回答:“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

这则“鸡汤味”十足的语录被印在各种产品之上,通过电商平台售出,有商家称它为“教育秘籍”“劝学名言”。浏览各个店铺,这类“秘籍”的售价也十分诱人,有的低至“十元包邮”。而且,这类产品销量可观,其中一家店铺的月销售量在千件以上。

这样的教育方式,你认可吗?

对于这类产品,有买家评价:“买来贴在书桌上了,宝宝抬头就能看到。感觉很有教育意义,这十元钱花得值!”“商品质量很好,说得也有道理,孩子天天诵读,希望能有效果。”

“你认可‘清华妈妈语录’的劝学方式吗?”“在家庭教育中,你会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吗?”带着问题,我们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和街头采访。

参与网络问卷调查的网友中,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人占到了近七成,其中40%的网友表示在网络上看到过类似的“劝学语录”。27%的网友认可这种劝学方式,64%的网友认为这种劝学方式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认同。59%的家长会在家庭教育中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86%的网友认为教育经历带给自己更多的是“不断奋进的力量”;55%的网友认为这种追求物质的教育方式有点宣传功利主义,扭曲了教育意义。

家庭教育中,劝学似乎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受访市民中,特别孩子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家长们都有着有着各自不同的劝学方式。

“我觉得这些话虽然听上去世俗,但也是大实话。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呢?社会的竞争很残酷,提前让孩子认识到这种残酷性,对他是有好处的。”家长徐女士说。

“我给孩子说的是,学习是为了让你变得聪明,不被人骗,遇到不懂的事情都能够有办法解决。我相信,财物是一种伴随而来的结果,通过学习变得有智慧了,才是终点。”市民亓女士说。

“我通常会从职业这个角度来跟孩子沟通。只有好好学习,你才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你想想,一辈子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通过这个工作还能获得满意的物质回报,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市民周女士说,相比于物质条件的激励,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会更好。

“以这样急功近利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学习并不可取。特别是在孩子年纪尚小、心智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就灌输这样的焦虑情绪和价值观,对孩子的成长并无益处。”家长陈先生表示。

对此,有网友说:“清华妈妈语录有点误导和功利,有点低档和庸俗,难逃‘学而仕’‘颜如玉’‘黄金屋’旧辞,在这种喋喋不休教育下,考上清华很可能是个泡影。学习的目的,小而言之,是为个人,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大而言之,是为国家,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还有网友说:“这个妈妈虽然说得实在,但总体而言还是只说了满足物欲,所以这明显不像是高学历教育背景的人说的话。”考上名校,真的就可以“财富自由”了吗?

“清华妈妈语录”不知是出自哪位妈妈之口,记者搜索并没有找到它的来源,网上找不到“清华妈妈”的信息,真假难辨。

从另一方面来说,考上名校真的就能具备“财富自由”的底气了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身边都能找到几个毕业于名校的朋友,他们真的如这则语录中说的一样,在消费时可以不考虑价格因素吗?答案也许是有,但绝对不是全部。

记者采访到了几位已经毕业多年的名校毕业生。

秦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是物理科研岗位。虽然早已购置车辆,但上下班他依然选择乘坐地铁,偶尔因加班不得不打车也会“感到心疼”。“点餐不可能不考虑价格的,衣服也是选择简单舒适实用的品牌。”秦先生说,他现在过的生活并不是“清华妈妈语录”中描述的生活状态,但另一方面,那样的状态也并不是自己所向往的,名校教育经历给予他的,并不是这些物质生活的改变。

另一位王女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已经取得博士学位多年,工作于一家省级科研单位。生活中的她,衣着简朴,上班通勤骑电瓶车,在逛超市时,也会精心对比哪种商品的性价比更高。显然也不符合“清华妈妈”所描述的生活状态。

虽然两位受访者的生活并不奢华,但他们朴实无华的外表下却都散发着同样一种闪光点。那就是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与专注。受访者均表示,这才是名校教育经历给予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向钱看”的教育激励,不可取

人为什么要读书?这让人想起了前一阵的一部热播剧《少年派》。其中,张嘉译饰演的父亲与高考前的女儿妙妙有一段精彩对话——

“你如果把时间用在跟古人圣贤交往上,读了书,有了分辨力,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有了自己的观点,就不会人云亦云了。现在网络流行那些语言,什么有钱任性,古人早就说过。”

“他们说过?”

“当然说过,家有千金,行止由心。如果你不辍读书,到了爸爸这个年纪,那时候的你,会韵中有慧、文笔留香。读书吧,孩子!”

在这场父女两人的对话中,父亲的话旁征博引,目的是让女儿明白,读书的深度影响着的,是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给你能够站在更高纬度俯瞰世界的能力,而绝非仅仅是对金钱的追求。

对于“清华妈妈劝学语录”这个话题,《中国教育报》发表评论,批评了以金钱为功利的教育方式:“教育的本质恰恰是要带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是要帮助孩子了解并走向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而一切‘向钱看’的教育激励,明显与此相悖,只会将孩子引入一个极其庸俗化、功利化和窄化的学习航道。”

“向钱看”的口号听起来直接、现实,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口号显然不具备正向激励的作用。用物质来检验学习的成果,带来的非但不是动力,还可能是无尽的压力。一旦孩子发现自己的努力未能“变现”,还将产生挫败感。

另一方面,对孩子过于极端的激励,往往对应着过多的学习任务。这与当前“双减”提倡的背道而驰。

市民 张女士

我认为应该用正面引导的方式去激励孩子,比如:读书能够获取更多知识,读书能够教给我们如何解决困难……总而言之,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物质,而是为了获得一种方法论。

市民 赵女士

我觉得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充实和快乐,不要把它变成一种负担和换取柴米油盐的方式。我在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引导孩子快乐地学习,这种快乐是因为他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因为自己变得优秀而快乐。

市民 吕女士

我认为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增加学习动力。我更希望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成长、去生活。我会告诉孩子,不要把学习当成负担,要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家长,也要不间断学习,给孩子树立榜样。

微 观点

不会真有人信“清华妈妈语录”吧澎湃新闻

考上清华当然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但事实证明,和“清华妈妈语录”里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还差得远。清华大学赋予的,或许是“无问西东”的精神内涵,但一定不是“无问价格”的土豪气质。

挂一幅“清华妈妈语录”在家里,图一乐倒也没什么。但如果真的信奉这些话以及背后的成功学逻辑,大概率会很痛苦。因为,奔着一个单一的、粗糙的、概率性的终极目标,还要保持长时间的冲刺,且不说能不能抵达,但路上失去的东西一定更多。

贩卖焦虑不可取

荔枝新闻

青少年是独立意志强烈、个性充分伸张的时期。刻板运用那套“邻居家的孩子”理论,非但不能发挥正确的教育引导效果,还可能让一些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那些生产销售“清华妈妈语录”的商家,关心的并不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而是如何把更多产品卖出去。与其说他们销售的是“格言金句”,不如说在贩卖一种焦虑。

“清华妈妈”式语录难逃功利主义教育内核

浙江日报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孩子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读书,学习起来就会缺乏足够动力。千古以来,无数学人孜孜探求读书的意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概而言之,除了为“稻粱谋”的需求之外,更多的是实现理想、追寻人生价值。

人生在世,当然离不开基本的物质生活,但绝不能停留于此。“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果以此为追求,未免略显功利化。在温饱基本上不成问题的当下,“清华妈妈语录”用现代的情境包装古已有之的理念,是在渲染以消费主义为基础的功利主义教育。

神 回复

网友@小楼听雨:前几天看到一则关于“为什么读书”的回答:一个父亲指着路边捡拾垃圾谋生的人,对儿子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网友@清风: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不谈温饱谈什么格局。

网友@嘻嘻哈哈: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这世间惆怅。

网友@嘭恰恰:清华妈妈没那么low。一般都激励孩子向火星进发,把马斯克比下来,志存高远向外卷。

新 视界成功的教育不只一面

谈到为什么读书,让人不禁想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那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与今天我们所讨论的“清华妈妈语录”相比较,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一个是为了民族振兴大业而读书,另一个则是为了追求物质生活而读书。

对于孩子来说,树立读书的信念是必要的,能够为长期的学习带来持续的动力。但夸大物质生活的重要性,甚至将人生的意义定义于此,那无形中就会限制住孩子的眼界与思想。

当下,随着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鸡娃”的焦虑随即出现。基于这种焦虑,网络上出现的一些带有名校光环的博主也正在向公众输出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清华妈妈”“斯坦福爸爸”……在本就缺少真实性审核的网络环境下,这些“人设”真假难辨,输出的内容更是参差不齐。这类博主正是利用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焦虑感,靠着晒育儿观、育儿方法和育儿好物走红网络,甚至衍生出语录周边等产品。不少家长在关注这些账号后,很容易陷入“名校父母”有意无意营造出来的一种教育焦虑而无法自拔,过于迷信博主的名校人设,而盲目采纳错误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什么才是成功的教育?在我们以往的采访中,有学历不高但依靠自己努力成为企业家的例子;有名校毕业,放弃大城市高薪选择回乡创业的青年。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他们都是成功的。成功的教育不只一面,人生蕴含着无数的可能性。在孩子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灌输以名校论成功、以物质为人生追求的错误教育观,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清华妈妈劝学语录真励志还是鸡汤营销? 第1张

观看本期街采精彩视频,请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