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 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和去年相比,这个目标略有下调,不过,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这个目标稳扎稳打,符合增长实际。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22年12月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好于预期。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但实现经济整体好转,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都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考虑到就业需求、防范化解风险、提振市场信心等因素,把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是合适的。”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祝宝良表示。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的目标是为高质量发展留空间,不走房地产驱动的老路,以防目标高了拉高宏观杠杆率。按5%的目标增速,意味着今年经济发展质在量先,“房住不炒”、遏制地方隐性债务新增,避免为短期增长目标积累中长期风险,财政积极和货币过于宽松的预期均需修正。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未来,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经济逆势回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此前曾公开表示,2022年的经济增长不在合理区间,当前经济发展最大的风险就是增长速度不稳定。2023年是未来关键的一年,要力争经济增长回到合理区间。
从2022年的背景来看,彼时,国内经济受到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反复冲击,叠加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但是面对内忧外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仍完成1210207亿元,跃上一个新台阶,比上年增长3.0%;同时,我国人均GDP达到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
主要指标中,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预期目标,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78万人,同比增加133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我国CPI月度涨幅始终低于3%,全年仅上涨2%,大幅低于美国8%、欧元区8.4%、英国9.1%等发达经济体的涨幅,也明显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6%—10%的涨幅;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7%;财政赤字率控制在2.8%,中央财政收支符合预算、支出略有结余;国际收支保持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
受益于中国强劲的增长势头,多家国际机构对中国的增长也更为乐观,纷纷在近期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其中,惠誉从4.1%调高至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4.4%调高至5.2%,摩根士丹利则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7%。
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发力
2023年,中国经济重回正常运行轨道。
对于今年的目标,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在疫情干扰下,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复合增速是5.1%,经济的潜在增速水平在5%左右。如果考虑到2023年出口下滑会对产业链条产生影响以及其他因素,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有其合理性。
“2023年经济整体好转,核心是稳就业,同时,要实现结构优化的高质量发展。”祝宝良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在祝宝良看来,财税政策方面,继续优化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政策,将其作为一项普惠政策继续保留几年,给中小微企业一定的缓冲期,其他政策则逐步退出,同时转变财政政策投向,去年财政支出增速6.1%,低于8.4%的财政政策预算,今年财政收入增速预计将会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三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放到保经营主体上,供给侧调控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有部分问题。比如,税收收入占GDP比重降到15%左右,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步伐放慢的问题,给新增就业带来较大压力。
稳增长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解决信心问题。李奇霖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抓手之一就是消费驱动以及营商环境改善带动的信心恢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此外,李奇霖还预计,数字化、安全、科技、绿色等重大基建项目,都是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城镇就业的主要力量,2023年政策继续加大了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定向支持力度,预计减税降费及金融政策等“组合拳”将继续促进今年就业大局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