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资本市场的多年不顺,另一面是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昔日京城二锅头“老师傅”在几番沉浮下,逐渐失了往日的光芒。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股份”)上市路再添“新堵”,大豪科技作为红星股份的“借壳”对象,日前发布重组计划暂缓公告后,业内直指红星二锅头与资本再次有缘无分。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资本不顺畅对于现在的红星而言不是重创。高端产品“不叫座”,低端产品被进一步挤压,才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本再生波折
苦苦等待多年后的红星股份,依然没有踏入资本市场。大豪科技在最新发布的关联交易事项及相关风险提示公告中表示,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一轻资产100%股权及红星股份46%股份这一重组历时较长,全面注册制实行后,主板板块定位进一步明确,相关监管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与交易各方正在认真研究论证,此次重组能否继续推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针对重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事,北京商报记者就此致电红星股份相关负责人,对方并未接受采访。
时间回到两年前,大豪科技于2020年11月24日晚间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北京一轻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向北京京泰投资管理中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红星股份45%股份。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分析认为,大豪科技参与一轻资产及红星股份股的重组,是推进国企改革的步骤。虽然本次重组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未来重组应该还会继续。对于红星股份而言,如果成功“借壳”上市,可以得到更好的资源推动企业发展。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消费红利的进一步释放,都是推动企业加速IPO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的表现看,红星股份全国化发展进程相对较慢,整体发展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
高端反响平平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红星股份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同年,牛栏山销售收入仅为4.43亿元。从数据不难发现,牛栏山2006年销售收入为红星股份一半。2018-2020年,红星股份实现营收分别为24.54亿元、26.38亿元、23.39亿元。反观牛栏山,在2019年踏入百亿阵营,营收高出红星股份近4倍。
营收不敌竞争对手的同时,借助高端产品提高利润的道路也不平坦。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天猫平台红星酒类官方旗舰店注意到,售价1300元/瓶的52度红星高照宗师1949清香型500ml,截至发稿,月销量仅为16笔。在京东平台红星酒类旗舰店内,售价960元/瓶的52度红星高照清香型高度白酒500ml评价数量仅500+。与同类型产品动辄1000+的评论数量相比,红星股份高端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仍有待提高。
业内人士分析称,红星股份目前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尚处于产品升级与泛全国化布局阶段。消费者对红星品牌的认知多为亲民口粮酒,对高端产品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从目前整体产品结构与品牌认知来看,红星股份在品牌力、产品力等方面需要有所提升。
终端亟待突围
中国酒业协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光瓶酒自2013年驶入快车道,市场规模自35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8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3.8%,预计2022-2024年保持16%的年增长速度,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面对市场快速扩容,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下场做起光瓶酒生意。导致红星二锅头在北京本土市场被牛栏山挤压的同时,名优白酒做下沉布局也进一步压缩红星二锅头市场份额。近年来,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舍得酒业等名优白酒加码,也在不断刷新光瓶酒市场天花板,光瓶酒的价格结构也向更细分的方向发展。
朱丹蓬则指出,从整体来看,红星股份如果可以成功“借壳”,业绩必然会有所增长。但在品牌影响力、品牌营销、产品以及渠道扩张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布局。
沈萌进一步分析称,红星股份经营机制僵化,同时缺少合理的成长基础,与牛栏山相比,经营思路、营销策略方面有所差异。因此,红星股份未来能否扭转市场地位,取决于上级单位是否能对红星股份发展提供更充分的成长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 翟枫瑞 文并摄